-
5月的太行山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"车轮上的盛宴"。来自全国的400余名骑行爱好者将于5月19日开启为期12天的"骑遇太行"之旅,用1100公里的蜿蜒路线解锁山西晋城的文旅密码。这场被当地村民称为"移动风景线"的活动,正在用特殊方式诠释"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"的发展理念。
这条被央视点赞的"网红公路"藏着太多惊喜。全长582公里的晋城段就像一条珍珠项链,串起33个A级景区和44个康养村落。但最令人称奇的是,这条公路本身就是件"大地艺术品"——在陵川段,当自行车轮压过特殊路面时,竟会奏响《太行山上》的红色旋律。这种将物理震动转化为音乐的"黑科技",让不少骑友直呼"踩出了交响乐的感觉"。
公路沿线的配套设施更颠覆了人们对山区旅游的认知。在松庙"睡眠小镇",鹅卵石步道引导骑友进入深度放松;横河"骑行小镇"的专业级修车铺,随时为"铁马"把脉问诊。这些充满创意的服务站点,让原本单纯的交通要道变成了沉浸式体验剧场。正如当地文旅局负责人所说:"我们要让每个轮胎印都变成文化印记。"
这条公路的魔力不仅在于风景。昆山挂壁公路那段"单车道+陡坡+急弯"的极限挑战,让骑友们戏称为"太行科目五";棋子山散落的黑白砾石,仿佛在讲述三千年前的围棋智慧;而黄围山灵湫洞的佛道儒三教遗迹,则见证着文明交融的厚重历史。这些元素构成的,是一部立体的"中国山地文明教科书"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公路带来的"蝴蝶效应"。739个村庄因这条公路焕发新生,浙水村的页岩书屋和高老庄的网红咖啡馆,让深山里的"土特产"变成了"文化IP"。陵川连翘、高平黄梨等农产品沿着公路网络走向全国,形成独特的"车轮经济带"。一位民宿经营者感慨:"过去卖山货要挑担下山,现在游客自己骑车上来买。"
当骑行车队穿行在丹河湿地的晨雾中,当夕阳为挂壁公路镀上金边,这条"会唱歌的公路"正在谱写乡村振兴的新乐章。它用事实告诉我们:最好的基础设施不仅是连接地理的通道,更是贯通历史与未来、城市与乡村、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。这场骑行活动或许只有12天,但它所展示的"交通+生态+文化"的发展模式,正在为山区振兴提供可持续的"晋城方案"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