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“煤城”晋城把黑金变绿景,游客量一年翻一倍。
皇城相府门口排起长队,太行一号公路边咖啡馆比煤车多。
这画面三年前没人敢想。
晋城用一份2021-2035国土空间规划把城市掰成三块:老城更新、绿产新区、康养小镇。
动作快,逻辑也简单——煤价波动一次,就砍一刀旧产能,补一块新场景。
海绵城市把雨水留下,智慧灯杆把能耗降下,太行山把游客留下。
资源城市最怕“人走城空”,晋城用旅游把人拉回,用康养让人住下,用绿色产业把人留住。
转型不是扔掉煤,而是让煤更值钱。
煤化工变新材料,废矿坑变滑雪场,一条产业链拆成三条:能源、文旅、康养。
游客多,现金流快;康养长,现金流稳;能源升级,现金流厚。
三条腿走路,比单腿跳远稳。
问题是,这套模式能不能复制?
别的煤城没太行山,没皇城相府,怎么办?
资源城市转型,到底是靠景,还是靠人?
留言说说,哪座煤城该学晋城,哪座该另找出路?举报
